·媒体关注
首页 > 走进农科院
“邮银协同”促乡村蝶变

“邮银协同”促乡村蝶变

——邮储银行山东省分行开展惠农合作提升服务能力纪实
王辉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吕兵兵 蒋欣然


  “黄瓤无丝、入口甘甜”,这是山东省济南市济阳区仁风镇西街村党支部书记张召文给自家西瓜起的宣传语。这几年,靠着过硬的西瓜品质和邮政集团提供的综合服务,该村党支部领办的瓜果合作社发展迅速。

  邮储银行供资金、邮政电商卖西瓜……在小西瓜的牵线搭桥下,西街村也于2023年成为了邮银共建普遍授信信用村。“不仅西瓜产业快速发展,集体收入和村庄建设也都快速提升。”张召文笑言。

  近年来,类似乡村蝶变的故事,在齐鲁大地各处上演。“开展惠农合作,推动邮银协同,是邮政集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践行国有企业使命担当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将充分发挥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四流合一’优势,破解农业农村面临的融资难、销售难、物流难‘三难’问题,助力乡村产业振兴。”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山东省分行行长李晓良说。

  目前,山东邮银已初步构建起“产业+金融+寄递+电商”惠农协同生态。截至6月底,邮储银行山东省分行涉农贷款余额1574亿元,年增228亿元,同比多增88亿元。山东邮银共同建设乡村振兴服务站1668个,邮政建设建制村自提点5万个,基本实现了乡镇、建制村邮银服务全覆盖。



  创新协同模式,打造乡村振兴服务站


  一楼大厅是邮件自提点,二楼设有乡村振兴工作室等,农民来到这里可以向驻点的邮储银行客户经理咨询贷款问题,也可到助农直播间销售推介……这是一个普通的工作日下午,记者在济南市济阳区邮政分公司曲堤共配中心内看到的景象。

  曲堤共配中心具备快递共配、电商直播、金融普惠、学习培训等功能,由邮政济阳区分公司、邮储银行济阳区支行、区交通运输局、区商务局、6家民营快递公司等共同设立,能够为农民提供资金结算、上门贷款、直播销售、神马伦不卡电影指导、快递进村等服务。

  曲堤镇共有黄瓜种植大棚2.6万个,年产量10亿斤,年产值15亿元。正是看中曲堤共配中心的服务能力,山东省生态智慧农业产业联盟主动上门寻求合作,依托遍布镇村的物流站点,为黄瓜种植户提供“生态种植套餐”、培训指导、日常巡棚、农时提醒等服务。

  “下一步依托乡村振兴服务站,济阳邮银能够面向种植户、农民合作社等客群,提供‘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品质黄瓜贷+农品销售+综合物流解决方案+资金结算’等协同服务,全面嵌入种植、农技、融资、销售、运输、寄递、资金结算等产业链供应链各环节,助力曲堤传统黄瓜产业向‘高品质生态黄瓜’转型升级。”济阳区分公司总经理杨百朋说。

  据了解,高标准建设乡村振兴服务站,是山东开展“邮银协同”的一项核心举措,旨在发挥“双重角色深耕市场”优势,争做乡村综合服务提供商和普惠金融主力军。邮储银行山东省分行三农金融事业部副总经理刘建民介绍:“坚持‘运行标准化、管理规范化、服务综合化、目标清晰化、风控常态化’的建设标准,明确‘团队协同联动、客户投教开发、站点引流复用、线上信贷服务、客户维护保护’的运行机制,到年底前实现县域以下乡镇服务全覆盖。”



  开展整村授信,构建整村开发新优势


  位于济宁邹城市中心店镇的于家庄村,由于地处偏远,过去一直是四里八乡中的落后村。2018年以来,乡村振兴的大潮涌动,该村在村党支部书记孟现华的带领下,因地制宜发展起蓝莓种植基地,特色产业换来了收入、引来了游客,小村逐渐踏上振兴路。

  “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我们组成调研组,来到村内与孟现华等村‘两委’成员和种植户代表进行深入座谈,充分了解村内产业、村情民情、种植户经营状况和资金需求后,决定将其定为普遍授信村。目前,已对该村共计授信49户,累计授信金额800余万元;正在用款27户,金额500余万元。”邹城市支行行长郭鲁闽说。

  邮银协同开展整村授信,实现服务能力倍增。济宁市分行行长刘欣介绍:“邮银双方共享资源加大对农村市场的开发,联系村委、市场及协会关键人,采集客户信息,开展‘金融+农服+电商+寄递’全产品推介,提供针对性集群服务。目前全市已建成邮银协同普遍授信村34个,预计今年底可达150个。”

  邮银协同开展整村开发,起到“1+1>2”的效果。“邮银双方有了更好的平台,也能够为农村客户提供一站式综合解决方案。”菏泽市分行三农金融事业部总经理邵素花说,“对银行而言,经过多年发展,三农信贷增长已进入瓶颈,急需批量发展客户;对邮政企业而言,邮银共建信用村让企业进村有了更多抓手。”

  邮储银行的普遍授信模式被农业农村部评为2022年金融支农十大创新模式之一。该模式按照“整村授信、应授尽授”思路,将有意愿、符合条件的农户评为信用户,为其提供无担保、无抵押、纯信用的线上贷款以及配套综合金融服务。邮银共建可以说是这一模式的最佳实践。双方信息共享,依托主动授信、整村授信和规模农户授信三种模式,今年7月初,山东邮银已建立邮银协同整村授信、整村开发信用村146个,村内客户邮政入会率达到70%,开户率达到50%,主动授信率达到50%。



  融入产业发展,挖掘乡村振兴新动能


  提到菏泽市曹县大集镇,在网络界早已是声名鹊起:“全国第二超大型淘宝村集群”“中国最大演出服装产业集群”。直裾、曲裾、齐胸襦裙、对襟襦裙、大袖衫、圆领袍……走进辰霏服饰公司的成产车间,各式汉服典雅飘逸,让人目不暇接。

  该公司的负责人胡春青,是一位返乡创业博士,目前也是曹县汉服产业协会会长。“从最初10万元的‘富民生产贷’,到38万元的‘邮包贷’,再到如今200万元的‘农担贷’,邮储银行的资金助力辰霏公司迅速做大。特别是疫情期间,邮政克服重重困难提供的不间断寄递服务,让公司得以正常运转。”胡春青感慨地说。

  走出汉服生产车间,走进食用菌生产基地。山东恒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食用菌及菌种研发、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农业龙头企业,带动2375农户从事食用菌种植。一次,邮储银行工作人员上门走访,性格直爽的总经理李晓博开门见山:“我们很需要流动资金支持,但公司没有土地证、厂房没有房产证,也没有担保。”

  工作人员现场就为其推荐了针对“专精特新”企业的科创E贷产品。该贷款无需抵押和担保,企业还可以享受政府贴息。“刚开始,我有点不敢相信,还以为遇到了诈骗,这也太快了,从申请到500万元贷款到账,仅用了3天,而且是纯线上操作。”李晓博说。

  “以服务新型经营主体为主,全方位融入地方产业发展,是邮银协同提升服务能力的一条主要路径。”刘建民说。近年来,山东邮银通过销售牵引、金融驱动、寄递带动等,创新推出“苹果贷”“樱桃贷”、电商邮包贷等产品,开展“链式”“圈式”综合开发;围绕“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地理标志、区域公用品牌、地方名特优新”等产业带,打造“邮政农品”品牌,以农村电商为牵引,开展协同营销,实现农产品基地交易额4.8亿元;开展服务乡村振兴模式示范县培育,已选定6个省级示范县、20个市级示范县,探索综合性服务解决方案。